什么是诸宫调?
诸宫调是中国宋元时期盛行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。它的特点是有说有唱,以唱为主。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多种不同曲调组成,所以称为“诸宫调”,又称“诸般宫调”。由于其曲调丰富,能说唱长篇故事,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,所以广受人民喜爱,流传时间很长。
据北宋王灼的《碧鸡漫志》记载,诸宫调是北宋神宗(1068~1085年)年间孔三传首创。他把唐、宋词调,唐、宋大曲,宋代唱赚的缠令和当时北方流行的地方俗曲,按声律高低归入不同的宫调,来进行说唱。北宋末年是诸宫调的鼎盛时期。南宋建立后,诸宫调也随之传到了南方,逐渐演变成了南诸宫调,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;而传入金国燕京等地的诸宫调则演变成了北诸宫调,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和筝。诸宫调由杂剧艺人来演唱,诸宫调与戏剧关系密切,但不是戏剧,只是一种类似大鼓书的说唱艺术。
宋末元初,到处都是四处流动的诸宫调戏班。但到了元朝末年,诸宫调逐渐衰落。明清时期,诸宫调演变为弹唱词。保存到现在的诸宫调作品有:《双渐苏卿诸宫调》《西厢记诸宫调》《刘知远诸宫调》等。
什么是南戏?